在正常的网络通信中,我们经常处于阻塞的
recv()
调用中。如果发生错误,这个recv()
将返回错误,我们可以立即中止对等点的所有处理。
在对等方关闭连接且
recv()
返回0后,recv()
将不再被调用。但我们这边可能还有事情要处理,还有数据要发送。如果对方现在用RST
强行关闭连接,有没有办法及时检测到?
例如,当发生错误时,套接字是否会继续标记为可读?发生这种情况时,我该如何检索该错误?我可以使用
select()/epoll()/IOCP
等待套接字变得可读,然后调用 recv()
,这会失败,然后收到错误吗?
发生此类情况的一种情况是,HTTP 客户端发送请求,然后关闭套接字,但它没有等待响应,而是发送
RST
并离开。因此服务器应该有一种方法来检测这一点并中止该客户端的所有处理。
在典型的网络通信场景中,常用的是阻塞
recv()
调用。但是,如果在此调用期间发生错误,recv()
将返回错误,从而允许立即终止相应对等点的处理。
对端关闭连接并且
recv()
返回0后,表示不再有数据可接收,服务器可能仍有任务要处理和数据要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用RST强行关闭连接,及时检测就至关重要。
检查套接字错误:利用
select()
、epoll()
或类似机制来监视套接字事件。如果发生错误,套接字将被标记为可读。随后调用 recv()
时,将检索任何错误。错误处理涉及检查 errno
以确定它是否指示连接重置(例如,Linux 上的 ECONNRESET
)。
错误处理:遇到连接重置错误时,终止与该连接相关的进一步处理。这涉及清理并可能通知更高级别的应用程序逻辑有关意外关闭的信息。
持续套接字监控:即使在对等方关闭连接后仍持续监控套接字可读性。这可确保在连接关闭后检测和处理任何错误或意外事件。
在HTTP场景中,客户端发送请求后立即关闭RST连接,服务器端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检测到RST并进行处理。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确保及时检测和处理网络通信代码中的连接重置和其他错误情况。